陆基“战斧”导弹发射。 图片来历 美国国防部
归纳编译 张贵余
美国与俄罗斯的《中导公约》于2019年报废以来,美国陆军、水兵和水兵陆战队都期望在中程导弹范畴取得打破。美国陆军依据老练技能,抢先推出了代号“堤丰”的兵器体系,并期望它赶快在包含亚太在内的热门区域构成实战才能。
新式发射体系行将构成战力
6月底,美国陆军“快速才能与关键技能办公室”(RCCTO)发布音讯称,“堤丰”体系成功试射了一枚陆基型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本年早些时候,这套体系现已测验过“规范”SM-6型导弹。由此,在美国陆军从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接纳这套体系半年后,“堤丰”证明了本身与两款导弹的适配才能,间隔在本年第三季度构成初始作战才能的方针又近了一步。
揭露材料显现,每套完好的“堤丰”体系由4部导弹发射器和1套指挥操控单元组成,悉数硬件均安装在轮式拖车上,此外还有援助车辆。方针信息则由外部供给。
依据美国陆军的规划,“堤丰”体系首要运用“战斧”和SM-6导弹抵挡陆基方针。下一阶段,还会运用优化了反舰才能的改善版“战斧”。SM-6最早是作为防空兵器规划的,也有必定的反舰才能,将开发射程更远、冲击精度更高的晋级类型。就防空反导这项“本职工作”来说,SM-6号称是美军当时对立高机动性、高超音速方针的仅有牢靠手法。
为加速研制和布置速度,“堤丰”体系的发射设备是在美国水兵的Mk 41舰载笔直发射体系基础上改善而成。发射器可兼容多种导弹,未来会不断增加新式号。RCCTO表明,在最近一次测验中,布置在华盛顿州路易斯-麦科德基地的特遣队人员,在美国水兵的技能支持下顺畅发射导弹。不管“战斧”仍是SM-6,统筹办理工作当下均由美国水兵担任。
此外,“堤丰”体系的归纳火控设备也与成名多年的“宙斯盾”舰载作战体系存在相关。Mk 41笔直发射体系和“宙斯盾”起先都是美国水兵牵头研制的。在这一波中程导弹热潮中,美国水兵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,即集装箱化的多功能发射器Mk 70长途发射设备,总体规划与“堤丰”类似。Mk 70的改善类型已搭载到美军的无人驾驶舰艇上,也能够转移到陆地上运用。
美国“战区”网站剖析以为,得益于美国水兵的大力协助,美国陆军以极高的功率建立了中程陆基火力单位。作为多兵种联合防空和导弹防护体系的组成部分,“堤丰”体系能够抵挡陆地、空中和海上的敌人,美国军方企图在包含关岛在内的战略重地布置这套体系。
接下来,美国陆军和水兵将与水兵陆战队协作,协助后者取得中程火力。三个军兵种或将同享火控设备、发射设备和导弹。一名美军陆战队军官告知“战区”网站,水兵陆战队方案引进一种依据4×4“联合轻型战术车辆”的遥控发射设备,但还有一些技能难点需求战胜。
“堤丰”体系由4部导弹发射器和1套指挥操控单元组成。 图片来历 美国陆军
多国对美军“中导”没兴趣
对美国陆军而言,依据老练技能的“堤丰”体系令陆基中程冲击才能不再显得遥不行及。美国陆军还在推进代号“暗鹰”的长途高超音速兵器(LRHW)项目和定坐落战术援助火力的准确冲击导弹(PrSM)项目。LRHW相同是与美国水兵协作研制的,PrSM则使用现有的M270履带式多管火箭炮和M142“海马斯”高机动性火箭发射器为载体。接下来,美国陆军期望为现有体系供给功能更强的下一代战术导弹。
“战区”网站称,配备“战斧”导弹的“堤丰”体系赋予美国陆军全新的作战方法,能够发明半径约1600公里的“火力圈”。在这个范围内,“战斧”导弹能够从五湖四海建议进攻,射程较短的SM-6则赋予整套体系更大的灵活性。“战斧”和SM-6冲击海上和空中方针的潜力,意味着美国陆军或许取得更强壮的反介入和空域封闭才能。
跟着美国水兵和水兵陆战队的陆基“战斧”导弹就位,“堤丰”体系将成为更广泛的联合兵种陆基冲击体系的一部分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五角大楼期望有更多挑选,以便在未来的“高端抵触”中,在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宽广区域内冲击陆地、海上和空中方针。
外媒注意到,像“堤丰”这样的陆基长途火力终究应该布置在哪里,是个十分灵敏的论题。2021年,美国陆军在德国成立了第56炮兵司令部,充任未来长途火力部队的前沿指挥和操控节点。这支部队的前身曾在暗斗期间担任办理美国陆军的“潘兴”中程弹道导弹。彼时,部分布置在欧洲的“潘兴”导弹配备了核弹头。
美媒在回顾历史时说到,美国空军于1983年至1991年在欧洲布置过从地上发射的“战斧”导弹,它们相同搭载核弹头,代号为BGM-109G“狮鹫”。现在,美国陆军、水兵和陆战队连续列装的新一代中程导弹,一概将选用惯例弹头。
英国路透社、美国《洛杉矶时报》等媒体都曾指出,美国许诺为中程导弹方案拨款数百亿美元,但澳大利亚、韩国、菲律宾和日本的政客经过不同方法表明,对美军的“中导”不感兴趣。外媒称,这凸显了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复杂关系。
来历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